跳到主要內容區
 

大學社會責任實踐

USR願景目標

明志科技大學USR願景為「以大學能量關懷社會,認識在地特色及發展需求,於社區參與中實踐知識之良善。」本校秉持創辦人昆仲「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辦學理念,長期投入社會關懷,為促進區域連結,守護永續環境,並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於 2019 年成立設置「社會責任推動委員會」,並制訂「社會責任推動委員會設置辦法」。

推動組織

社會責任推動委員會置委員 13 至 17 人,每學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針對本校 USR 計畫孵育型(A類)、萌芽型(B 類)進行審核及討論執行方向外;也於每年期末邀集重要社區合作團體,召開 USR 在地論壇、發佈 USR 執行年報,以掌握計畫之績效與及時根據場域所需,調整計畫執行策略。開會時應有全體委員二分之一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二分之一以上之同意始得通過。

於各項專案與計畫的實際執行上,由校級之「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為核心,負責協調、籌劃與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及資源配置之執行事項,以落實本校社會責任推動相關目標,並透過每月一次定期之聯合會議交流各計畫業務執行情形。亦設立大學社會責任之鍵聯單位,除透過管理暨設計學院為落實學校與在地產業連結外,並成立「行動導向辦公室」與「東南亞文化中心」(與大學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同屬通識中心),共同配合校務發展落實社會責任實踐融入教學與行政規畫。

本校推動大學社會責任,期許發展為「亞洲地區最具有產業發展意識、環境及社會關懷的科技大學」,2023 年 USR 整體發展規劃分別針對在地產業鏈結、新住民培育、搶救在地歷史記憶等三個角度關懷泰山在地議題。延續過去五年執行大學社會責任議題與成效,提出萌芽型「新北產業永續發展 2.0」與深耕型「北臺首學帶狀文物館深耕計畫」外,亦從產業議題發展新興萌芽型計畫「Co-opDesign—走入三角湧社區文化生活實驗」,以更明確的目標和有系統的方式整合校內資源,帶動在地各級夥伴學校,主動發掘在地需求和解決問題,在區域發展上努力扮演地方智庫的角色,逐步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實踐計畫

本校執行教育部第二期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透過新北產業鏈結經濟永續發展計畫和北臺首學帶狀文物館行動計畫 2 支計畫,分別聚焦於「產業鏈結」、「社會關懷」、「環境生態」與「文化保存/在地文史」,據以發展出「在地產業發展」「關懷國際移工」、「書院與社區營造」、「環境監測與教育」以及「新住民與新二代」等五大永續計畫,透過本校行動導向辦公室和東南亞文化中心在地深耕的實力,以及整合本校工程學院、環資學院、管設學院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與夥伴學校建立合作平台,藉此串連起地方政府機關、社團、學校和社區建立互助的夥伴角色,共同面對在地議題。

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年度計畫
「社會責任推動辦公室」於每月第 2 週召開「USR 計畫協調會議」,追蹤校內 9 案孵育型計畫型 ( A 類)、2 案萌芽型 ( B 類)計畫執行進度,針對辦理情形進行查核,每月第 4 週辦理大學社會責任專家講座,促成跨界、跨校對話,2023 年本校擴大建構五大基地計畫(USR Hub),發展有效的議題網絡以相互支應,鼓勵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參與 USR,透過課程引導師生共同改善場域議題。

2023 年本校 USR 計畫獲補助 1,205 萬元,另編列 215 萬元自籌款支應 3 案 USR 計畫,追加編列 200 萬元支應本校基地型計畫及 6 案孵育型計畫。為推動校內師生以環境永續、產業創新、弱勢關懷等議題為發想,呼應本校中長程計畫「在地連結、社會責任」之意旨,每年撥款 200 萬元徵求 USR 孵育型計畫提案,與公部門、NGO / NPO 組織、各級學校合作推動場域議題, 2023 年總計徵得各院系教師自主提案 10 案。

發展社區中小學校園環境教育
明志科大位於新北市泰山區,鄰近五股工業區、樹林工業區、小型廠工區等,形成新北市重要產業聚落。本校持續與在地中小學合作培育環境教育素養。本校,包括:明志國民小學、泰山國民小學、義學國民小學、同榮國民小學、泰山國民中學、義學國民中學、泰山高級中學。本校區域內近 70 % 土地為山坡地或河川,擁有茂密的山林植被與數條溪流蜿蜒其中。

創造出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身處在這衝突的環境場域中,明志技大不斷思考如何以大學專業協助區域平衡,達到場域共榮共好,將環境永續發展視為大學社會責任的使命。本校帶領師生與在地夥伴組成聯盟合作,結合環境調查、水文歷史脈絡與環境變遷進行「淡水河流域垃圾快篩調查」、「泰山區水質調查」、「環境教育行腳團」等。攜手新莊社大、林口社大、荒野保護協會及中華民國 愛自造者學習協會及南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藉由群體討論相互激盪,思考自然環境之重要性。